第六十章 勇武-《逆水行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个个侦查热气球升上天空,因为吊篮底部被绳索牵住,于是漂浮在半空,坐在吊篮里的哨兵们借助千里镜观测四周,不一会便将方圆数里范围内动静看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对方的兵力分布情况、宿营地所在、大帐所在之处,以及几处树林后面埋伏着的兵马,都被侦察兵们尽收眼底。

    他们将观察到的情况写在小纸条上,然后将纸条装进带着白色布条的竹筒扔到地面,过了一会,己方大阵沸腾起来。

    雷鸣声中,数种火炮同时向外喷射着火光,围着军阵不断袭扰的突厥骑兵,瞬间被打得晕头转向,腥风血雨之中人仰马翻,但更多的人只是被吓懵了。

    号角声起,无数周军骑兵涌出军阵,分成许多股小队,向着阵型散乱的敌骑冲去,回过神来的突厥骑兵们,高声呼喊着冲来。

    一波接着一波,宛若闻着血腥味的饿狼。

    大混战随后爆发,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突厥兵,对于出阵而来的周军骑兵浑然不惧,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在一对一、小队厮杀中获胜。

    然后割下周兵的首级,挂在马鞍上,任由首级流出的血染红马身,以此彰显自己的勇武。

    无数突厥骑兵如是想,飞快的射出两轮箭之后,拔出佩刀,向着周军逼近。

    三十步、二十步....

    双方距离正在接近,就在这时,突厥骑兵见着当面周军手上拿着奇怪的棍状物。

    然后将这些棍状物对着他们。

    “呯、呯、呯!!”

    爆豆般的响声绵延不绝,周军骑兵手中的转轮手枪不断喷射着火舌及烟雾,这种有效杀伤距离不到二十步的近战利器,打得即将接战的突厥骑兵人仰马翻。

    明德三年式转轮手枪,其弹巢有六个“子巢”,用的是黑火药,为燧发点火式,每个弹巢的成功发射率不过三成三,意思是总体平均下来,每把枪扣动扳机六次,就只能“响”两下。

    有时候弹巢还会爆炸,但作为一件武器来说,这样的威力已经足够了。

    突厥兵们历经十余年甚至二十余年磨练出的“人马合一”,在制造周期不到一个月的转轮手枪面前不堪一击,如潮的冲锋势头瞬间瓦解。

    一手持刀、一手持枪的周军骑兵,肆意践踏、砍杀坠马敌兵,面对又一波蜂拥而来的突厥骑兵,他们淡定的将转轮手枪插入鞍边枪套。

    然后抽出第二把,对着敌兵扣动扳机。
    第(2/3)页